一位老代表的为民情怀
日期:2015/9/1 9:26:59
发布人:
孙 燕
点击量:1733
朱张坤是位有着20多年履职经历的老代表,先后当选嘉兴市第三、四、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和南湖区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走村入户访民情,切中要害提建议,共提出议案、建议300多件。
13件建议,为失土农民筑一张保障网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失去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就业、就医、基本生活保障都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早在2004年,时任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徐王村党支部书记的朱张坤便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他发现,一些近郊农民在务农时的收入虽不高,但年人均收入八九千还是有的,可一旦土地被征用,除了一次性补偿外,就只有“女35周岁、男45周岁以上的农民每月160元生活费”及退休后每月398元的保养金。有些失土农民用完了一次性安置补偿金后,因文化程度低、缺乏工作技能等原因,四处求职碰壁,或因病致贫,生活陷入困境。
为此,朱张坤骑着他那辆吱嘎作响的“老坦克”,跑遍了周边各个村落。在田间地头,在廊沿晒场,在厨房堂屋,都能看到他和村民唠家常、谈生计的身影,调研笔记记了整整4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朱张坤向人代会提出了《关于要求政府进一步完善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他认为,被征地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金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也缺乏正常的增长机制,建议尽快建立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使被征地人员的养老保障金不低于城镇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标准。
“千万不要让鱼米之乡的富裕农民,因为失地而变成贫困的市民”,“不要为了一时的发展,牺牲了广大农民兄弟的利益”,“政府要妥善解决失土农民的就业、医保、社会保障等问题,使失土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朱张坤坚定地为失土农民奔走并大声疾呼,先后提出了《关于要求政府关心重视失土农民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要求尽快解决失土农民医保问题的建议》、《关于要求失土农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的建议》、《关于要求解决原一次性保养人员享受现行政策的建议》、《关于要求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建议》、《关于要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失土农民技能培训的建议》等13件建议,力促政府为失土农民筑起一张保障网。
他的这些建议引起了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为失土农民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失土农民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失土农民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等系列举措。以徐王村为例,如今该村的失土农民就业率已达70%以上,年平均收入近4万元。此外,失土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金也建立了正常的增长机制,退休金额已从最初的每月260元提高至每月920元。在此基础上,失土农民还可根据年龄自愿补交一笔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
督办10年,还民一方纯净天空
嘉化集团是嘉兴市一家老工业企业。可这家建于50年代的老企业,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老化,所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污水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尤其是近年,该企业大小安全事故不断:2004年化学反应锅发生爆炸造成居民几十万元房屋财产损失;2006年4月有毒污水排放造成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无法正常使用;2006年6月大量氯气泄漏造成80多人中毒;2006年8月17日和9月17日连续发生大量硫酸气体泄漏造成上千人口紧急疏散……当地群众要求嘉化集团整体迁移的呼声很高,还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到企业堵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针对这一现状,朱张坤在多次深入周边居民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自2000年起,每年领衔向市人代会提出《关于要求市政府进一步加快对嘉化集团整体搬迁步伐的建议》。其间,朱张坤和其他附议代表还通过赴厂区实地视察、听取主管部门汇报、主动电话询问办理进度等方式,积极跟踪建议办理情况。
在朱张坤等代表的积极推动下,嘉兴市政府于2004年和2007年先后成立了市区工业污染源(危险源)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区产业污染(危险)源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市区工业污染源(危险源)整治工程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市区产业污染(危险)源整治工程的意见》两个文件,先后开展了两轮市区污染(危险)源整治工程。同时,市政府还将嘉化集团整治问题列入2004年“十大实事工程”,并承诺于2006年底前,完成嘉化集团下属化肥厂、农药厂的搬迁工作。
2006年12月,嘉化化肥厂如期关停,可其农药厂却因土地问题迟迟未能搬迁。政府承诺未能如期兑现,周边居民意见很大,多次向人大代表求助,其中192家农户还于2007年3月1日联名向有关部门写信表达诉求。
望着一张张渴求的面孔,朱张坤除了继续提出《关于要求市政府进一步加快对嘉化集团整体搬迁步伐的建议》,还在当年度的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的“不满意”栏上画了钩,以表示对嘉化集团搬迁进度迟缓的不满,“我会一直跟踪下去,7年不行就8年,8年不行就9年,9年不行就10年!”
终于,在2007年的嘉兴市第二轮市区污染(危险)源整治工程中,市政府明确提出:2010年底前整体搬迁嘉化集团。
听到这一消息,朱张坤内心激动不已。为了该计划能尽快落地,在2008年、2009年、2010年的嘉兴市六届人大三、四、五次会议上,朱张坤又连续领衔提出《关于要求政府督促嘉化集团在2010年12月前如期整体搬迁的建议》,要求政府部门马上成立专门的协调监督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分类搬迁时间表,以及相关搬迁扶持政策、企业改造提升计划,以确保嘉化集团如期完成搬迁工作。
2010年12月底,随着嘉化集团的最后一辆搬迁车驶出厂区,朱张坤为之努力了10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嘉兴市区百姓终于可以打开门窗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了。
“也许有人会嫌我多管闲事,也许有人会嫌我提的意见太尖锐,但我是群众选出来的代表,我要对我的选民负责,为选民的利益讲几句实话,让政府、领导听到群众的声音。即使下一届我不当人大代表了,我也还是个共产党员,还是个普通公民,还是要为群众的利益奔走呼吁。”这就是朱张坤,一位老代表的为民情怀。
朱张坤小档案
朱张坤,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经济办副主任。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多项街道工作中,他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工作者。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朱张坤紧紧围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每年都有议案建议被市、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或被市、区政府列入实事工程,力促一批重大民生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