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履职
当前位置:首页>代表履职

关于三甲街道小学校网调整、中心校整体改造的建议

日期:2018/5/23 11:19:30 发布人: 陈洁 点击量:2596

领衔人:洪昌直

附议人:丁菊莲、王普明、刘祖定、杨孟新、余仙增、陈日宝、陈日德、陈华进、陈招玲、徐小珍、徐昌林、徐善聪、郭世初、黄思容、黄道敏、葛彩花、蔡伟平、管荷花、管桂青

 

关于三甲街道小学校网调整、中心校

整体改造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1、三甲的过去

    三甲,曾经是三甲大片区的行政中心,有过辉煌的历史。三甲街道中心小学前身是陈日霸先生在1920年创办的东宁庙私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办学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们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务实的教育教学作风。学校荣获全国尝试教学先进单位、浙江省农村示范性小学、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治安安全先进单位、浙江省雏鹰红旗大队、浙江省示范性家长学校、台州市花园式单位等200余项区级以上的集体荣誉。

    三甲小学在创办的进程中,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从三甲小学走出去的教师中,有2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有4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省教改之星,市名师名校长8人,50多人被评为区名师、区级教坛新秀,10多人在城区担任学校的重要领导岗位,10余人调到街道工作。因此,学校曾被誉为“椒江小学教师的黄埔军校”。

    2、三甲的现在

    目前,三甲街道中心小学,下辖高闸、甲北、石柱、新建、农场五个校区。一校六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各个校区的基本情况罗列如下:

校区名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班级数

学生数

学区行政村数

三甲中心校

26257

14256

42

1950

26

高闸校区

3571

1169

6

247

4

甲北校区

2401

1419

8

270

6

石柱校区

5050

1598

11

349

7

新建校区

3501

1141

6

240

5

农场校区

7140

1726

5

156

民工子弟

    三甲中心校:敬德楼,80年代建造的两层教学楼,现容纳了16个教学班。由于其前身是幼儿园,所以教室面积严重偏小,不适合小学使用。尚贤楼,80年代的三层建筑,教室面积偏小,厕所、教师办公室等配套用房严重不足。学校食堂、餐厅严重偏小,目前只能容纳近500人就餐,但是,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就餐人数达到1900余人。全校30个班级学生就餐,靠人工送餐到教室,食品安全隐患严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室等辅助用房严重缺少,阻碍了教改的推进和深入。

    下辖五个校区:规模都很小,教学用房、活动空间、就餐空间都严重不足。三甲北片区块,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以杰克缝纫机为首的一批规模上企业入驻,对应的学区高闸校区和甲北校区根本无法承担员工子女的就学需求。三甲街道经济发展整体上南片要好于北片,南片本地和外来居住人口多,家长对教育需求更加强烈。按2017年学龄儿童数测算,石柱校区99人、新建校区60人、农场校区30人,加上外来人口子女强烈的就近入学需求,今后三甲街道南片每年新生规模需求在6个班左右。加上,农场校区因省重点工程七条河拓竣工程及海城路道路建设工程土地征用的,需要撤并,再加上滨海区块的快速发展,南片区块当地群众就学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三甲街道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三甲小学招生压力势必进一步加大,就学供需矛盾势必进一步突出!

    根据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需要开设拓展性课程,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配备比要达到1:1至1:1.5的标准。但是,三甲小学目前各校区校舍老旧、用房严重紧缺、学生活动空间场地狭小,已经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根本难以满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受教学配套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制约,三甲街道成为椒江教育资源与基础设施配备的洼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还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就是“教育先行发展”,教育发展跟不上,势必阻碍三甲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当前三甲街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解决的路径

为有效解决三甲街道目前教育事业的薄弱局面,更好地整合、共享优质师资,形成规模效益,我们建议:对全街道进行校网调整,对中心校分步实施整体改造。

   1、校网调整

    三甲南片,人口密集,企业众多,教育需求巨大。考虑到石柱村地处三甲街道中轴线,是三甲南片的次集镇和中心,辐射半径约2公里,周边交通路网便捷,利于学生上放学疏散,可有效规避交通安全隐患,加上石柱村两委很重视并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多年来有建小学的呼声,并已预留土地,区政府及教育部门以及街道前期都做过一些调研。根据现在台州经济开发区基础教育职能划归到椒江区的新变化、新契机,建议在石柱村择址新建一所36个教学班规模的新校,将目前的石柱校区、新建校区合并到新校。保留新建校区,取代农场校区作为民工子弟学校。

    三甲北片,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杰克等一批规模上企业入驻,教育发展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建议将高闸校区和甲北校区两校合并,择址新建一所24个教学班规模的新校。

   2、中心校整体改造

中心校,将现42班办学规模逐年压缩到36个班。同时,分步实施原址整体改造,以满足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及人民日益提高的入学需求。

    一期:2018年完成操场东扩工程,包括35KV甲北线和10KV和平线高压线入地改造;

    二期:2019在现学校操场北段新建食堂,规划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一二两层为食堂、餐厅,三楼为多功能剧场,地下为停车库。

    三期:拆除三层的尚贤楼,在原址及现操场南段扩建五层教学楼一幢。

    四期:拆除两层的原幼儿园用房(敬德楼),原址重建四层行政办公综合楼。同时拆除现在的食堂和行政办公楼(原教师宿舍),在原址建设学生活动场地。

【关闭本页】